在“火车拉来的立体乐章城市”绥芬河—— 。
倾听人文相亲“立体乐章”(边城见识) 。倾听
本报记者 王 远 周 輖 环球时报记者 胡雨薇。人文
“绥芬河没有河,相亲一条小河没脚脖,边城水缸常见底,见识啤酒管够喝,立体乐章除了上山就下坡 ,倾听遍地不见自行车,人文山上跑火车……”一段在当地众所周知的相亲顺口溜 ,道出绥芬河的边城一起。
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的见识绥芬河市 ,随同1903年中东铁路注册而建城,立体乐章被称为“火车拉来的倾听城市” 。行走在这座因铁路而建、人文因口岸而兴的边境小城,随处可见中俄双语招牌、配色亮丽的俄式修建 、成群结队的外国面孔、通晓外语的当地商贩 ,描画出文明沟通、人文相亲的明显颜色。
序幕—— 。
铁路串联的百年前史 。
“绥芬河市因铁路而生 ,铁路线标志着这座城市的敞开与展开 。”记者在绥芬河市见到了俄罗斯“网红”阿尔乔姆 。他终年乘火车往复于俄罗斯与绥芬河,对绥芬河的前史一目了然 。
站前路38号 ,一栋外墙黄白相间的修建十分夺目 。这儿是原中东铁路最东端绥芬河火车站原址。当年的候车室已被改造为中东铁路回忆馆 ,500多张宝贵前史相片叙述着这座城市与铁路的前史渊源 。
中东铁路是“我国东方铁路”简称 ,曾是西伯利亚大铁路支线,西起满洲里、东至绥芬河 ,与哈尔滨至大连旅顺口的南支线构成一横一纵的“丁”字形铁路 ,是其时我国境内最长铁路 。
为什么说“绥芬河没有河”?本来,“绥芬”源于满语 ,意为“锥子” ,听说因河里所产尖利如锥的钉螺得名。铁路原计划建在其时的东宁厅三岔口,以流经那里的绥芬河作为站名,却因地质结构不适宜,向北迁址50多公里 ,终究成果了这座没有绥芬河流过、却得名于绥芬河的城市。
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后 ,文明和经贸沟通活泼 。五颜六色的各国旗号树立 ,绥芬河因而又被称为“旗镇”,有“东亚之窗”美誉 。得益于铁路的带动效果,绥芬河在我国东北边境首先注册火车、轿车,最早用上电灯 、电话。
1987年 ,绥芬河市与接壤的波格拉尼奇内区,用两张白纸和复写纸完结榜首笔买卖——1000只暖水瓶和10万公斤苹果,沟通了3万公斤比目鱼和5万公斤明太鱼,边贸展开新篇自此翻开 。上世纪90年代,中俄两国公民在指定地址相等买卖 、以货易货 ,家家户户上街“摆摊” ,大人小孩说着“欠欠”(“沟通”之意)做买卖,以零食、玩具等日用品交换俄罗斯皮货的热烈局面,成为许多绥芬河人的鲜活回忆。
从中东铁路回忆馆门外望向东南方 ,可见满载货品的列车不时驶过 。作为我国榜首批沿边扩展敞开城市,绥芬河现有公路、铁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,是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,也是中欧班列“东通道”重要口岸之一 。绥芬河铁路口岸年货品发送量已打破1000万吨 ,年通行量挨近900列 。经这儿出境的中欧班列灵通欧洲5个国家,入境班列掩盖国内25个城市 ,边境小城已是当之无愧的“国境商都” 。
2015年末,牡绥铁路全线通车,绥芬河迎来高铁年代 。从蒸汽机车到动车组列车 ,铁路一直赋予绥芬河不竭的展开生机。
阿尔乔姆喜爱在交际渠道向俄罗斯民众推介绥芬河文旅亮点,已具有22万粉丝。“与20年前我榜首次随家人来绥芬河玩耍比较 ,这儿的交通更方便了 ,上一年还注册了机场。许多俄罗斯游客搭乘列车前来,探寻我国东北地区的美食与文明 ,尽兴而归 。俄中融合的城市风情让咱们感到十分亲热。” 。
独奏—— 。
中俄和鸣的文明交响。
在绥芬河市区和乡下 ,分布着许多相似中东铁路回忆馆的俄式风格修建